剛po完爸爸酒後的芒草。
七早八早的,我能喝的,只是武夷老欉水仙。
La la land’s fools who dream翻譯,按讚不多,但潛水所在多有。
我就應老爸喝喝喝的景,分享另一段我喜歡的歌詞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lunjmpaRVU
----
she lived in her liquor
and died with a flicker
I’ll always remember her flame
(拙譯在後,有意者,先譯)
----
live/liquor,不但押L頭韻,li連母音都相同。
liquor/flicker,更是特技級別的雙音節雙聲疊韻(雖然我覺得這首歌詞,有點犯規,就是往往為了修辭而修辭,找了一些無厘頭的字來玩、、、但是,聽個100遍,看在Emma可愛容貌上,這種poetic license也就照發。何況,這真的是一種style.吻合整首歌的主題:創作者的夢想家的喝芒人的、、、自由自憐自傷、自我提昇與自我毀滅)
----
天亮了/燈關了,六個字,三個ㄌ,重現了”L”的音響效果。
(原文是六個音節,兩個L,可是還有兩個er)
her/喝,也恰好顧到。
----
還在喝,喝到她:這兩個喝,無謂頂真,只是緊接在一起,唱歌的行氣跟情緒比較好接,也暗示著她是一杯接著一杯喝。
died跟”到”都是ㄉ。
我自己比較得意的是
天亮跟燈關。
原文最有味道的字,也最讓我頭痛的,是flicker.
李商隱的”蠟”炬成灰”淚”始乾跟Elton John的candle in the wind當然是東西流行文字裡的蠟燭的濫觴。
喝到天亮,表示她真的是”活在酒精裡”、、、
燈都關了,有種小酒館打烊的fu…
----
she lived in her liquor
天亮了 還在喝
she died with a flicker
喝到她 燈關了
I’ll always remember her flame
我忘不掉她的 光輝
----
remem”ber”跟她”的”,在實際唱的時候,行中韻顯得特別重要。
光輝,flame,不會太過分,因為她這位喝死的aunt,對她的影響是從豔光四射到人性光明(整首歌聽到尾比較清楚)
----
當玩中英文變成一種無可取代的快樂、、、
教中英文就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義務、、、
----
尤其是在今天的臺灣。
中文,被操作成,作文;
英文,被簡化成,英檢;
教師,獨尊外師;
人文,只剩課文。
容我神傷廣告一下,2月中我親授的”兒童美語班”
(真是奢侈的每週四小時;東西文化饗宴吃到飽,從小學燈火通明到老)
2017.1.18蕭文乾